19
2022
-
12
變頻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
作者:
變頻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
頻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
變頻器,顧名思義,就是可以改變頻率的裝置,它是一種頻率和電壓可調的交流電源,主要用于調節(jié)異步電動機的速度,在變頻器出現(xiàn)之前,異步電機的調速是很麻煩的,因為轉速和轉矩不在一條直線上,例如通過滑動差速頭或簡單地降低電壓來調節(jié)速度等,效果并不理想,根據(jù)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轉速公式,轉速n=60*f/p(1-s),其中p為極對數(shù),s為轉差率,f為供電頻率,只要能輸出一個頻率可控的交流電源,就能平滑地改變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轉速,這是變頻器工作原理的基礎,但電廠供給的三相交流電是相差120的正弦波,其頻率為50HZ,在電力電子器件發(fā)明之前,改變這個電源的頻率幾乎是不可能的,所以交流電機發(fā)明之后的差不多100年都沒有好的調速裝置。
后來,上世紀末又發(fā)明了晶閘管、GTR管、IGBT管等大功率器件,單片機的嵌入式技術也越來越成熟,人們發(fā)現(xiàn)了異步電動機調速的基本方法,即三相交流電壓經(jīng)二極管或晶閘管整流成波動的DC,再經(jīng)電容濾波穩(wěn)壓成為穩(wěn)定的DC,用6個IGBT管組成逆變電路,單片機通過PWM斬波方式輸出一系列脈寬可變的方波,用來模擬變頻交流電的等效效果,達到控制電機轉速的目的。
可以想象,任何曲線都可以被許多直線分割,用于模擬的直線越多,描述的曲線就越精確,這其實就是數(shù)學中微積分的概念。
正弦波雖然看起來很復雜,但是也可以用很多方波來模擬,如果輸出一個幅值不變、寬度可變的方波,其面積等于對應的正弦波的面積,其作用就相當于正弦波的做功效果,通過控制工作周期,可以改變輸出電源的頻率,這就是所謂的PWM控制,因為IGBT開關可以實現(xiàn)非常高速的開關功能,比如幾十K的頻率,這樣就有足夠的方波輸出和模擬的正弦波效果。
但是僅僅改變電機燈的頻率是不夠的,電壓也要做相應的調整,否則電機可能不能正常工作,比如嚴重發(fā)熱而燒毀,主要是因為電機的鐵芯是非線性的,要求當工頻變化時,電壓也要變化,這樣才能控制主磁通恒定。
因為:主磁通電機電壓(4.44*頻率*電子繞組匝數(shù))
所以在調頻時,電機電壓也要隨著頻率的變化而變化,這樣才能使主磁通保持不變,避免磁通飽和或弱磁狀態(tài)。
以上就是小編講解的“變頻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”內容,大家都了解了嗎?想了解更多匯川變頻器的內容,請與我們聯(lián)系。
相關新聞